主辦:中國評論網絡有限公司 承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大陸讀者高速通道 ->
首 頁 | 大陸新聞 | 台灣時政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情聚焦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社會百態 | 體育縱覽 | 娛樂休閑 | 人物天下 | 文萃大觀
時事專題 | 輿論參考 | 圖片新聞 | 時政專訪 | 中評電訊 | 中評月刊 | 出 版 社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大陸新聞 【CNML格式】 【大 中 小】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首公佈治理評估框架 俞可平:推進善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6 10:02:30
俞可平說,圍繞治理評估,學術界、政府、公民個人,以及國際社會應該加強相互學習、借鑒和合作,共同推進治理與善治。(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中央編譯局12月15日正式對外公佈了“中國治理評估框架”。這是中國首次對評估社會治理狀況給出標準,該框架包括公民參與、人權與公民權、黨內民主、法治、合法性、社會公正、社會穩定、政務公開、行政效益、政府責任、公共服務和廉政12個領域。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在12個緯度上,相應有不同的“重點觀測點”,即每個緯度下有更細緻的評估重點,12個領域共有116項評估重點。如在“公民參與”這一評估方面內,有11個評估參照點:選舉法規、直接選舉的範圍、競爭性選舉的程度、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企業職工自治、重大決策的公眾聽證和協商、網絡民主的發展程度、社會組織或民間組織的狀況、社會組織的制度環境、社會組織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在哪一種政治制度下,由哪一個政黨執政,執政當局都希望其治下的社會政治經濟生活更加安定有序,廣大公民對現實政治更加滿意,換言之,都希望有更好的治理。”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稱,治理問題是每個國家和政府都共同關注的問題。然而,如何評價一個國家的治理狀況,答案千差萬別。“中國治理評估框架”研究就是針對這些問題而開展的一項學術研究。圍繞治理評估,學術界、政府、公民個人,以及國際社會應該加強相互學習、借鑒和合作,共同推進治理與善治。
聯合國開放計劃署國別主任南書畢說,“用中國自己研發的治理框架才能夠真正起到治理評估的作用,”“這樣的框架不僅能夠體現中國特色,還能夠形成中國自己的問責機制,而不是由外方對其治理進行評估。”
俞可平強調指出,建構中國治理評估框架必須注意以下主要原則:第一,既立足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同時充分借鑒國際上的治理評估經驗。中國的治理評估框架,應當最大限度地反映中國的治理特色。同時也應當反映人類共同的規律和價值如民主、自由、穩定、公正、高效等。第二,應當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既突出政府治理的重點,又兼及治理的基本內容。第三,必須具有簡便性、實用性和操作性,數據材料容易獲得,評估活動也切實可行。第四,必須實現主觀與客觀、現狀與前景的有機結合。中國治理評估框架的重點領域,必須體現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這些應該著重關注的領域包括:科學發展、政治文明、和諧社會、小康社會、新農村建設、服務型政府、創新型國家和生態文明等等。
俞可平稱,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無論是人口、歷史、文化、政治制度等基本國情,都明顯不同於西方國家,中國的治理制度也別具特色。“下一步我們希望繼續能細化評估指標,並進行相應的試點測評。”俞可平稱,該研究小組如果得到相關部門的合作後,會進一步推進中國治理評估體系的實踐應用。
在12個領域中,公民參與、人權與公民權、法治、政務公開等方面,與國際通行的治理評估指標相同。而黨內民主、社會穩定、廉政等屬於“中國特有”的評估內容。“在中國,黨內民主是社會民主等民主治理的樞紐。”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增科解釋,鑒於中國國情,包括廉政、生態文明等在內的這類評估重點成為中國治理評估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大 中 小】 【打 印】
相關新聞:
俞可平:重慶處理“最牛釘子戶”事件是個典範 (2008-08-02 14:52:34)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 本網内容授權書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