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 部落 | 博客 | 相册 | 来吧 | 问答 | 城市 | 分类信息
聚焦 | 社会 | 人文 | 经济 | 时尚 | 娱乐 | 体育 | 校园 | 美食登录 | 注册
新手上路
论坛 → 主版 → 关天茶舍 → 本帖 请选择要查看的用户
关注此贴相关操作
对不起,您选择关注的帖子数量已到达上限,您可以对已关注的帖子进行取消操作,再进行新的帖子关注操作。
已关注的帖子:
待处理的帖子:
关注此贴相关操作
请选择关注类型
关注帖子回复 关注楼主回复
您当前的功能设置
关注帖子功能设置
请选择接收信息的方式:
短信接收通知信息 站内短消息通知信息
短信接收帖子关注信息每月最多为50条短信(全部免费),超出部分以站内消息形式通知。
请选择接收短信通知信息时间:24小时制 为了避免短信发送对您造成打扰,请设置您方便接收短信的时间,最多可设置三个时间,通知消息将在您指定的时间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您。
如果您选择通过站内消息关注此帖,为了避免过多的关注信息造成对您的打扰,请设置每天通过站内消息接收此帖关注信息的最大量:
限制数量:
短信接收帖子关注信息每月最多为50条短信(全部免费),超出部分以站内消息形式通知。
只看楼主 高亮楼主 只看某人回复 关注此帖 专为中长篇设计,阅读更方便! 复制本帖地址
『关天茶舍』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读李森教授《教育的危机》
作者:青郎在青岛 提交日期:2008-10-4 14:21:00
任何一位具有高考背景的中国公民,都不会对高尔基的三部曲感到陌生。如果我们愿意接着回忆,在高中课堂上,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讲述那篇著名的《海燕》时,曾经豪情万丈地告诉我们,海燕象征着大无畏的某种精神,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受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鼓舞的同时,也会对另外几种海鸟发出一声叹息。而李森教授在其著作《鸟天下》中揭示了一段历史真相:教科书上对海燕形象的解读,从来都不是高尔基的本意,我们应该向高尔基道歉。
这里的“我们”,当然与心智未开的孩子无关。在教育行为发生之前,人的心灵是混沌的,一如失乐园之前的亚当夏娃。既然社会本性对自然本性的捆绑终究不可避免,那么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无疑是那颗伊甸园中的果子。如果我们把这颗果子看作教育,果子的优劣便决定着人类的心智。智慧果教人的心灵澄明敞开,憨包果则导向阴暗遮蔽。列位看官,教育的有为或无为,其实早在人的童年时代就有了定数。
伟大的奥地利医生佛洛依德,在其精神分析学说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术语,叫作“童年经验”,认定人类童年时代的无意识是决定人类思想、感情与行动的颇具威力的力量。
这里,请原谅我对大师的不敬,对应着国内现行教育学制,我将把这个术语移植到我们的教育行当,并把“童年”拉长至高中阶段,在这个区间内孩子们的心智未有定性,犹如一泓清泉可听天籁。如果把传授给孩子的知识视作经验,这个区间孩子们所接受的“童年经验”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从这个角度讲,洛克的“白板说”一点都不过时。
可是,天地良心,面对时下乃至更早一段时期的基础教育现状,我们也要对孩子们说声道歉。奋战在基础教育战线的诸公,我的个同志哥们,扪心自问,你们给孩子喂下了多少憨包果?!以《海燕》为例,对海燕的解读,如若偏离了教科书上那种大无畏象征,就是谬种异端,就要在无数次大考小考中中箭落马。然西方有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照着教科书上的答案,一万个读者也只能有一个海燕。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预设的所谓“中心思想”,不知从哪里来的“上帝”拿着鞭子,审判无处不在,作为接受者的一方,从此只能胆战心惊,灵性不再,智慧不存,人文被强奸,教育遭绑架。呜呼!呜呼!
犹记得当年客居春城昆明,西南联大旧址之上,听李森先生为本科生教授《文学创作与欣赏》,先生开宗明义,呼吁本科学子首先要“学会遗忘”,遗忘那些玷污其心智的“憨包果”,遗忘那些遮蔽其心灵的“知识非典”。读罢先生新著《教育的危机》,畅酣淋漓之余,愈发感受到先生执笔时的颤抖。先生是诗人,曾为“他们”诗派中坚力量,他深深懂得人文教育的目的,对于各种可怕的“知识”、“说法”一直持有高度的警惕。他说,“如果一个人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文字垃圾和说法噪音丧失了判断能力的话,这个人必将失去自我,失去做人的尊严而变成行尸走肉。”
先生的担心绝非多余,我们看到,基础教育所形成的惯性思维正在吞噬着大学教育周身每一个细胞。或者,目下大学教育正在朝向一个可怕的情形发展,这个可怕的情形就是大学已经丧失了其核心精神,慢慢蜕变为“中学后教育”,或者叫做“高四教育”。究其原因,恐怕首当其冲要提及的还是大学办学理念的模糊和阙如。先生的眼睛是“毒辣的”,一语道破天机,“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对大学进行了院系调整的大规模改造,是中国大陆的大学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变成了纯粹专业训练的模式。这一改造,使传统大学教育精神衰落了”。
不才当年年少,工作无处可挑,误入大学。蝌蚪跟着鱼儿浪,成就卑之,却深感人文教育在僵硬的体制泥潭中举步维艰。大学教育中,适度的计划与规范是必要的,但如若把它们看成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就是对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最大的不敬。对此,先生明察秋毫,他看到了量化教育下工具理性的粗暴以及人性、知识、才情的堕落,看到了披着正义、理想、道德外衣下的各种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对学生心灵世界的摧残,看到了莘莘学子正在被强大的教育生产线制造成规格整齐划一的芭比娃娃,看到了时下大学教育中“人”的退位与缺席。
事实上,人文教育是一切大学教育之本,即便是理工学科也需要人文教育。它是一切创新精神的泉源,同样地,也只有人文教育才能把个人从群体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人”,如李森先生所言,这也是大学最重要的教育职能。此外,“本真教育”(或者“常识教育”),是李森教授在《教育的危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术语,“本真教育呼唤回归常识,就是要从人类普适性的价值原则出发,清理知识的衍生物对人类心灵和心智的遮蔽,是教育活动保持创造性的本镇状态,以抵御知识对人的异化即对人的本真存在的干扰”。在先生看来,大学教育中存在着大量虚假的“真理”、堪称“谎言”的知识,这些东西其实是“憨包果”的另一种存在形态,它们大言欺世,蒙蔽了人的心智,于大学生心智的开显无益。这实际上是一种怀疑论,以这种怀疑论为背景,先生呼吁伟大的教育家和仁人志士地出现。
照常理讲,作为博士生导师的李森教授,久居学院之中,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体制内的种种好处,但出于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责任,先生并未就此噤声,“躲进小楼成一统”。在时下一种路人皆知的语境下,选择做一只黑色的乌鸦,不合时宜地常奏单弦,无疑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单弦之音也是教育界、学界常常所匮乏的。诚然,一味责怪那些会唱歌的百灵、叫天子们也与“人道主义”相背离,毕竟大家都生活“在人间”,但这绝不能成为我们不对大学教育反思和质疑的借口。
李森教授提到,大学教育应以培养公民和本科教育为主,反对在追逐研究型大学的路上疲于奔命,并对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学术垃圾、科研成果泡沫深恶痛绝,我心戚戚之。这些东西一旦成为“在人间”谋生和追求名利的工具,大学的精神品质便会轰然倒塌。一些学术垃圾、科研成果泡沫利用话语替代的方式,以奥妙而又高深的学院姿态,挟了提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的利器,将学院派神圣至上的遮羞布,又暧昧又从容地搭在那些将要反思和质疑的膛口。并非所有知识分子都看不到这些危险,只是个体的反思和质疑尚未发出声音,就被“在人间”的尴尬所拥抱,那情形,就像一只被寒冷追逐得无处可逃的虫子,经了秋的凉意不寒而栗,誓要叫喊的一瞬,却被突如其来的冬至,损伤了音带,再也不出任何声响。反思与质疑,出师未捷,众身便在学位、职称和种种背景福利的温情攻势下,土崩瓦解。不在学院话语中生,就在学院话语中死。生得也许僵硬也许枯弊,毕竟还有一些实利的光环可以照耀私心与物欲,何苦去做刀下杨修?毋庸置疑,此类经验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分而享之,久之便为一种集体记忆。反复为人们所诟病的学术剽窃、论文捉刀等事件,凸显的背景就是其集体无意识中的功利思维。
当然,大学中的一些优秀人才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尊重,也是他们“在人间”的尴尬之一。这里说的“尊重”包括物质生存和人格精神。吃肉仍然要论资排辈,这不符合现代大学发展方向。一些优秀的中青年高校人才往往连衣食住行都得不到保障,如何能安心于教书育人!他们的教学效果可以想见:大学课堂上,一只大寒号鸟领着一群小寒号鸟,有气无力地唱着一曲“哆啰啰”的寒风歌。再者,诚如李森先生所言,大部分人在识人方面往往有一个弱点:远香近臭。高校管理层应该具有“虚怀若谷,慧眼识珠”的品质,超越世俗的眼光,识别真正的优秀之才。所以,李森先生对于韩文忠公那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唏嘘不已。
行文至此,啰里啰嗦,较之李森教授,不才小论实为蜩鸠之鸣。忽然想起李森教授一头卷发,诗人?寓言作家?教授?博导?卷发的李森先生最满意哪一个角色?我揣测,恐怕他本人会首选诗人。
而无疑这个卷发诗人是浪漫的,即便有一天理想主义离他而去,他也不会抛弃理想主义。不过,他未必会孤独,他和他的思想,连同他的那所大学,会在那座人间春城一起生长,飞花。
作者:青郎在青岛 回复日期:2008-10-5 14:54:23
天涯,果然是天涯,帖子很快就沉底。自顶一个。
作者:yiping1914 回复日期:2008-10-5 18:44:16
顶顶
作者:徐世锋2008 回复日期:2008-10-5 20:27:58
:)
作者:徐世锋2008 回复日期:2008-10-5 20:29:13
教育要培养人的羞耻感。羞耻感是人对自身弱点的反省,是个人和群体对人类原罪和后天制造的罪恶和过失的反省。这样的反省包括人要有自知之明,人要有同情心、怜悯心,人要有责任感等范畴。没有责任感的人,也不可能有同情心和怜悯心。责任感的内涵是丰富的,以天下为己任是一种责任感,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在局部为单位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是一种责任感。后一种责任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更为可贵,也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缺乏岗位劳动意识和精神,头脑里充满着对利益的索取,这样的人不以自己的利益要求和行为方式为耻,反而视为正当,这就是没有羞耻感的表现。在教育活动中,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应该时刻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进行反省,社会也要提供这样的价值尺度去约束公民的意识和行为。政府在教育活动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核心部门,应该有集体的羞耻感。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只想控制社会资源,强化自己的权利和权力,“以百姓为刍狗”,那么百姓也不会通过社会的有效管理渠道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通常情况下,百姓通过放弃责任的行为去处世,事实上是一种无力的防抗。所以,政府要通过清明的政治去丰富羞耻感的内涵,使百姓也建立对社会承担个人责任的羞耻感。
具有羞耻感是人性中的崇高内涵之一,它包涵着人性的谦卑与情操。作为知识人,教师和学生具有承传文化、创新文化、反思文化的羞耻感至关重要。一位教师如果没有“承传”、“创新”、“反思”的文化羞耻感,就只能贩卖老掉牙的教条,不负责任地教给学生简单的书本知识,甚至传播伪知识负面影响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败坏学生学习的胃口,将学生引向歧途。同时,一个没有羞耻感的教师,不可能有追求真理的热情,也不可能投入精力去研究艰深学术。
羞耻感和荣誉感是连在一起的。有探索真知的羞耻感,才有真正的荣誉感。没有羞耻感的人也有荣誉感,但这种荣誉感只是一种虚妄的满足。一个人靠发表人云亦云、东抄西凑的伪知识文章获得了教授、副教授的头衔,从体制中获得了利益,产生了很惬意的所谓荣誉感,也就认为自己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了;一个人靠狭窄的小学术圈子的互相“抚摸”,混得了个脸熟,也到处说自己的学术名声了得,诸如此类的教师是体会不到真正的羞耻感和真正的荣誉感的。
我们的青年学生也要有羞耻感。有羞耻感才有献身人类事务的精神品质。要养成维护基本道德和诚信观念的习惯,防止染上以自我小利益为评判生存尺度的恶习。没有羞耻感的人在处理社会事务时最容易变成机会主义者,同时也缺乏基本的教养。学生应该按时上课,完成学业,学会做人,这是基本的规则和底线,但学生应保持自由思想的权力,可以对贩卖教条的教师提出学术的、道义的质疑。有教养地反对教条主义者、知识贩卖者,是青年学子的责任之一。
作者:徐世锋2008 回复日期:2008-10-5 20:31:44
读李森的这首诗,很容易感受到他在垂首愤著《教育的危机》时比肩的颤抖:)
给癞蛤蟆的献辞
亲爱的癞蛤蟆
整个夏天的夜晚
你们都在水田里叫
可对于我们
这些匆匆赶路的人
叫是没有用的
亲爱的癞蛤蟆
没有你们的叫声
谷穗也会长出来
秧鸡也会下蛋
天还会下雨
亲爱的癞蛤蟆
死亡不是沉默
但沉默就是死亡
此起彼伏的叫声
或许能够
让一两个匆匆的路人
在瞬间感到羞愧
亲爱的癞蛤蟆
我听见你们
在夏天的最后一个夜晚
被退潮的绿色波浪卷走
回到黑暗的心里
作者:徐世锋2008 回复日期:2008-10-5 20:32:49
笔尖,非比肩,手误。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6 19:21:07
我是学科建设奴才,我拥护现行教育体制,因为我是利益集团中的成员,好不容易才打进了内部,我整天填表申报项目,套纳税人的钱财,我乐不可支!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6 19:30:08
我最恨李森这种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存心要跟教育界过不去。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6 20:08:19
知识分子整天吵吵嚷嚷,让人套钱都套得不爽!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6 20:10:54
难怪哪届政府都不敢放松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就是要管住知识分子的嘴巴。免得刺到痛处浑身不自在。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6 20:12:53
李森可能是个怪人。身在体制之内,却还经常说点怪话。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7 10:59:33
李森《教育的危机》一书,痛论教育时弊,可惜没有人真正关心教育问题。惜哉!
作者:青郎在青岛 回复日期:2008-10-7 11:11:14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6 20:12:53
李森可能是个怪人。身在体制之内,却还经常说点怪话。
————————————————————
非池中之物,岂肯随虾蟹起舞?!
作者:青郎在青岛 回复日期:2008-10-7 11:15:52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7 10:59:33
李森《教育的危机》一书,痛论教育时弊,可惜没有人真正关心教育问题。惜哉!
————————————————————————————
很多人都病了,中国病人。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7 15:38:00
鲁迅式的痛苦旷日持久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7 20:20:56
只要还有人写《教育的危机》这类书,教育就还有希望。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8 12:45:57
只要还有没良心的教育忽悠家管理教育,教育就是个坟墓。
作者:徐世锋2008 回复日期:2008-10-8 15:38:16
我十分想念蔡元培!!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8 21:07:06
蔡元培在这个时代也会憋死的。在奴化教育时代,在集体异化时代,正真清醒的思想者是要被审判的。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8 22:45:22
现在的孩子还应该上学吗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9 18:48:27
现在应该建立书院和私塾,所谓现代大学制度,是个谎言。
作者:kywz2008 回复日期:2008-10-9 20:37:38
现在的乱像,教育要负很大的责任。可是要改变了现行的教育制度,肉食者怕是不会这么逍遥的猎食吧。哎~教育部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了,更加强水坝没有什么区别。到时坝塌了,淹死更多人。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9 22:12:08
在这个时代,书院和私塾的先生也只会套钱的。钱倒是交了,孩子的时间也打发了,可就是学不到东西。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9 22:15:15
孔子的时代怕是回不去了。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10 13:21:24
从本真教育的观点看,从人的教育的观点看,学校教育已经崩溃。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11 16:07:56
现在,已经没有人关心教学。学校变成了科研垃圾制造厂。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11 20:55:00
李森不是还在关心教育吗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11 20:56:01
常常说些“不合时宜”的话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12 15:27:41
思想者从来都是不合时宜的,李森也如此,受到利益集团的排挤。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14 20:52:37
走过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16 19:55:22
思想者也常常都是愤懑的,不知李森是不是例外?
作者:学科建设奴才 回复日期:2008-10-30 21:50:44
作者下个蛋在此,不孵化,跑到哪里去了。
作者:渺渺尘埃在天之涯 回复日期:2008-10-31 0:05:10
说不定是正在孵化恐龙蛋,一旦孵出来会让人震惊不已。
强烈呼吁青郎在青岛、徐世锋、yiping1914诸君回到革命队伍中来!
网页搜索 站内搜索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登陆社区>> 注册>>
用户: 口令:
[] (最多可增加4张)
描述:
保存到我博客:=======未选择=======
发言前,请仔细阅读并同意以下注意事项,未注册用户请返回 社区首页 注册。
1.请尊重网上道德;
2.遵守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3.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4.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天涯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社区立场。
6.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天涯社区(www.tianya.cn)”。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关于天涯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广告咨询 | 广告服务 | 服务与建议 | 招纳英才 | 友情网站
Copyright 1999-2008 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琼B2-20040038 琼工商广字第130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